【计算机系统】期末复习

1
2
3
4
5
6
7
8
9
第二章 进程状态, PCB组织,前驱图,信号量,同步与互斥,举例说明进程的特征
第三章,进程调度算法,优劣比较
第四章 逻辑地址,物理地址,连续,分页,分段下两种地址的转换计算,对应的硬件机制
第五章 虚拟内存的含义?地址转换,页面置换算法
第六章io要解决的主要问题?面对哪些困难?程序访问控制,中断访问控制, dma方式, io通道方式工作的基本原理,优缺点, spooling系统要解决的问题?解决思路是什么?磁盘调度算法
第七八章文件的逻辑结构,文件目录,文件共享,详细掌握文件的物理结构,unix文件结构


1.3 2.2进程描述 2.4pv操作应用,还有一个 3.2调度算法(全部)考综合题,(死锁今年不考) 4.3 4.4地址变换 5.3页面置换算法 6.2io控制方式(有4种) 6.4设备的分配(比如spooling技术) 6.6磁盘调度算法(6个) 7.4文件共享 8.1连续分配,链接分配(显示链接)单级多级混合索引全部 8.2成组链接

上年考试的题目:

这些打勾只是我复习了下相关知识,不代表会做了。。。

  • [x] 1
  • [x] 2
  • [x] 3
  • [x] 4
  • [x] 5
  • [x] 6
  • [x] 7
  • [x] 8
  • [x] 9
  • [x] 10

一、5个哲学家用5只筷子吃面条,筷子交替摆放,若至多只允许4位哲学家同时去拿左边的筷子,请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写出哲学家进餐问题的算法。

二、

三、(10分)什么是进程?请简述一个进程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进程(Process)是计算机中执行程序的实例,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任务调度的基本单位。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,并且包含程序代码、数据、堆、栈、文件描述符、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等。

一个进程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:

程序执行:

进程的主要任务是执行程序代码,进行指令的逐条执行。
资源管理:

进程需要管理和使用操作系统分配的资源,包括内存、CPU时间、文件和输入输出设备等。
进程控制:

进程需要进行自身状态的维护,包括从创建、就绪、运行、阻塞到终止的状态转换。
进程还需处理系统调用、信号和中断等事件。
内存管理:

进程需要管理自己的内存空间,包括代码段、数据段、堆和栈的使用。
进程还需进行内存分配和释放。
文件操作:

进程可能需要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,包括打开、关闭、读取和写入文件。
进程间通信(IPC):

进程需要与其他进程进行通信,以便完成协作任务。常见的IPC方式包括管道、消息队列、共享内存和信号等。
错误处理:

进程需要处理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,包括异常处理和恢复机制。
用户交互:

进程可能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,通过终端或图形界面接收用户输入和提供输出结果。

四、(10分)在请求分页系统中,某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为16页,每页1KB.假定某时刻该用户
的页表如下所示。

页号 块号
0 1
1 7
2 4
3 1
4 6

请回答:

(1)逻辑地址 124BH 对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?(用十六进制表示)

(2)当用户进程欲访问 14A0H 单元时,会出现什么现象?

五、(10分)
在页式、段式、段页式、三级页表存储管理中,当访问一条指令或数据时,各需要访问内存几次?假设一个页式存储系统具有快表,多数活动页表项都可以存在其中、若页表存放在内存中,内存访问时间是 1μs,检索快表的时间为 0.2μs,快表的命中率是80%,则有效存取时间是多少?

六.(10 分)
一个进程被分配了 4 个页帧,其装入时间、最近访问时间、访问位、修改位如下表所示(所有数字均为十进制)。时间均为从进程开始到该事件之前的时钟传值,而不是从事件发生到当前的时钟值。

虚拟页号 页帧 装入时间 最近访问时间 访问位 修改位
2 0 120 170 0 1
1 1 130 160 0 0
0 2 100 180 1 0
3 3 80 190 1 1

(1) 基于上述表格的存储器状态,当进程访问虚页4时,系统产生缺页中断,请分别用FIFO(先进先出),改进型CLOCK算法来决定缺页中断服务程序选择换出的页面
并解释原因。

(2) 基子上述表格的存储器状态(即在问题(1)发生缺页之前),考虑虚页访问串4,0,0,2,4,2,1,0,3,2,4如果使用LRU(最近最少使用)页面置换算法,那么会发生多少次缺页?

七.(10 分)
当前磁盘的磁头刚从 90 号磁道移动到 100 号磁道,假定在时刻依次有磁道号分别为 42、80、25、 120、130、10、30、180、160、90 的磁盘 1/0.请求
(1)分别计算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、最短寻道优先算法、扫描算法时平均寻道长度。
(2)设计一个磁道号请求序列(10个磁道号),使得分别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,最短寻道优先算法、扫描算法时平均寻道长度相同。要求说明设计思想。

八、(10分)
磁盘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存储设备,磁盘的1/0速度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性能,简述提高磁盘 1/0 速度的途径。

九.(10分)
关于文件的物理结构,请回答:
1)文件的物理结构有哪些?
2)请阐述显式链接(FAT)结构的基本思想。
3)举例说明FAT表与管理最大磁盘容量的关系。

十.(10分)
假设有一磁盘含有64000块,块号记为1~64000,现用2000个32位(Bit)的字作该盘的位示图,试问第 59999 块对应于位示图中第几字的第几位(字、位均从 0开始):而第 1599字的第 17 位对应于磁盘的第几块?

考试重点

进程状态, PCB组织,前驱图,信号量,同步与互斥,举例说明进程的特征

  • [x] 进程状态
  • [x] PCB组织
  • [x] 前驱图
  • [x] 信号量
  • [x] 同步与互斥
  • [x] 举例说明进程的特征
1.进程的特征和定义

定义: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.

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,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

2.进程的特征:
  1. 结构特征
    进程:由程序段、数据段及进程控制块三部分构成,
    总称“进程映像”。
  2. 动态性
    由“创建”而产生,由“调度”而执行;由得不到
    资源而阻塞;由撤消而消亡。(而程序是静态的)。
  3. 并发性
    只有建立了进程,才能并发执行。
  4. 独立性。
    独立运行,独立获得资源。
  5. 异步性:(间断性)
3.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

就绪状态
执行状态
阻塞状态

1.进程控制块的作用
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;标识、处理机状态,进程调度信息,进程控制信息。PCB (process control
block)常驻内存
2.进程控制块中的信息

​ 标识、处理机状态,进程调度信息,进程控制信息

2.3.1 进程同步的基本概念

同步:并发进程在执行次序上的协调,以达到有效的资源共享和相互合作,使程序执行有可再现性。

  1. 两种形式的制约关系
    资源共享关系:(进程间接制约)需互斥地访问临界资源。
    相互合作关系: (进程直接制约)

  2. 临界资源: (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)引起不可再现性是因为临界资源没有互斥访问。

  3. 临界区
    定义: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。

1
2
3
4
5
6
while (TRUE) {
entry section
critical section;
exit section
remainder section;
}
  1. 同步机制应遵循的准则
    空闲让进
    忙则等待
    有限等待:应保证为有限等待,不会产生死等。
    让权等待:不能进入临界区的执行进程应放弃CPU执行权。

[!NOTE]

P 操作和 V 操作是信号量机制中的两个基本操作,它们最初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艾兹赫尔·戴克斯特拉(Edsger Dijkstra)在1965年提出。这两个操作的名称来源于荷兰语单词:

  • P 操作:来源于荷兰语中的 “Proberen”,意为 “尝试” 或 “测试”。在信号量机制中,P 操作尝试减少信号量的值。如果信号量的值大于零,则可以立即减少;如果信号量的值为零,则操作会阻塞,直到信号量的值变为正数。
  • V 操作:来源于荷兰语中的 “Verhogen”,意为 “增加” 或 “提高”。在信号量机制中,V 操作增加信号量的值。这个操作总是可以立即执行,并且可能会唤醒一个或多个等待该信号量的进程。

戴克斯特拉使用这两个荷兰语单词的首字母来命名这些操作,因为他在荷兰工作,并且最初是在荷兰语的文献中描述这些概念的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概念被翻译成英语和其他语言,但 PV 这两个字母作为操作的名称被保留了下来,成为了信号量机制中的标准术语。

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文献中,P 操作和 V 操作可能被称为不同的名称,例如 downup,或者 waitsignal,但它们的核心功能和行为是相同的。

考后总结

​ 感觉都是失败经验了。。操作系统对于题目的重复度不高,要看书为主,理解物理单位的意义。对于题目也要多看,特别是老师的习题ppt,里面有原题不过忘记怎么写了。。。概念题没有出原题。是最后一道两道是原题,或者类似原题的。然后ppt里面也有类似的。可能有机会捞?机会不大吧。但是认真复习了,就这样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