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【计算机网络笔记】1.概论

前言: 计算机网络概论学习过程中,我感觉它就是在问一个问题: 计算机之间如何实现高效通信?

计算机网络的名词解释
  • 重要基本特点
    1.连通性
    2.资源共享
  •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
    由若干节点node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link组成。节点可以是计算机、集线器、交换机或者是路由器。
  • 互连网
    多个网络通过一些路由器相互连接起来,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。
  • 发展历史

1983年,tcp/ip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。也是==互联网的诞生时间==
下面是第二阶段

第三阶段出现了互联网服务提供者==ISP==。

计算机网络的组成
  •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
    在边缘系统的主机就叫端系统

  •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
   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,为边缘提供服务

计算机网络通信

含义

实际上是A主机和B主机上的进程进行通信

通信方式
端系统的通信方式
  • CS方式
    • 客户机主动发起请求
    • 服务器接收请求
  • 对等方式
    • 运行P2P软件的主机都可
    • 进行平等对等的连接通信
核心部分的交换
  • 电路交换
    • 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量的平方(N2)成正比。
    • N 部电话机两两直接相连,
    • 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
    • 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,这导致通信资源大部分时间都是空闲的。
      需 N(N-1)/2 对电线。
  • 分组交换
  • 报文交换

注:==分组交换==才是核心部分采用的
我们重点了解分组交换的方法.但是也不是分组交换一定是最快的,若传输大量数据,电路传输速率较快.

分组交换

就是一段报文太长,平均分成长度固定的几段,加上头部进行传输.头部中包含目的地址,源地址等信息.

  • 优点
    • 高效
      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带宽,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。
    • 灵活
      为每一个分组独立地选择最合适的转发路由。
    • 迅速
      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,可以不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。
    • 可靠
     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;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,使网络有很好
      的生存性。
  • 问题
    • 排队延迟: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。
    • 不保证带宽:动态分配。
    • 增加开销:各分组必须携带控制信息;路由器要暂存分组,维护转发表等。
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
重要指标
  • 速率

  • 带宽

  • 吞吐量

  • 时延

    • 发送时延

    • 传播时延

    • 处理时延
     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,为处理分组(例如分析首部、提取数据、
      差错检验或查找路由)所花费的时间。
    • 排队时延
      分组在路由器输入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和转发所经历的时延。
     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。当网络的通信量很大
      时会发生队列溢出,使分组丢失,这相当于排队时延为无穷大。
例子: